一定要多跟你的答案结合,把小尾巴梳出发型来: 总结: 如此严肃的考试发生这样的事件,作为负责人我应该深刻反思。我会立即要求考场工作人员再次仔细梳理自己的工作,保证接下来的考试能够正常进行。在以后的类似大型考试中,要提醒考生做好准备,切勿因硬件原因影响到考试,考场方面也应进一步严格细化自身工作,各具体事务责任落实到人,不能存在一丝疏漏,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以上就是小哥的解析,虽不是完整的答题答案但具体内容已经涵盖,同学们只需加个帽子和分析出的两个尖锐问题,就算得上完整了。这个解析的亮点就在于: 1、针对问题拿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展现出了合格的组织应变能力:例如对家长晓以利害让考生交卷、及时组织实地试听并请家长监督、通过书面文件让家长认同试听结果等; 2、展现出了较高的政治和宣传敏锐度:请到会议室商讨缩小传播范围、官微公示调查结果掌握主动权; 因此,小哥觉得这份答案与模板虽框架类似,但有血有肉有能力,是高分答案。答题时间会在3分多,别嫌长,面试我们要玩“田忌赛马”,这个思维就是说面试3道或4道题目,我们要扬长避短,能答好的多答,没想法的少答,考官打分是比较感性的,你只需答好一道题,就会不平庸。 有的同学会说,你的解析是还可以,可考试中我们就那么一分钟的思考时间,怎么可能想到这些东西呢? 同学们,这个解析的内容很难想到么?我们都参加过高考,考生和家长的诉求一想就明白,知晓诉求就知晓矛盾点在哪,结合他们的需求我们很快就能想出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满意,又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解决方案,小哥的方案只是其中一个,说不定你们有更好的方案。至于会议室商讨和官微公示,则是类似题目练多了就知道这是好用的“新模板”,百用百灵。 所以,模板和能力考察的区别在于:你是看到题目就开始搜肠刮肚想那些“组织相关调查”“相信。。。”这些模板语句和方案,还是将自己带入其中结合题目,设身处地地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考官听感的差异,也就是分数的差异。 应急应变(二)——记者朋友,装完逼咱不急走 接下来给大家放的是一个现实工作比较敏感的题目。所谓敏感,就是“皇帝的新衣”,实际工作中自有它运作的潜规则,但面试也有表演的规则,如何将二者统一或是倾向于更实际或更原则,仁者见仁,小哥一般选择两者结合,也建议大家两者结合。 两者结合的目的是什么?听上去有些道理。 放真题 2016年2月26日下午国家公务员统考面试真题(知识产权局、司法部) 门卫通知你们科室有市民来送锦旗,领导派你去接待,你到了之后发现锦旗上写的是庸政懒政怠政,此时还有记者拍照,你该怎么做? 这道题在之前陪大家练习时,好朋友们的答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忽略记者这个强有力的威胁因素。实际工作中,闹事咱不怕,就怕闪光灯啊! 2、不加论定就把懒政怠政的黑锅背起来。我们不能这么直率地就承认我们确实是懒政怠政,要把情况搞清楚啊。 这两个问题是原则性问题,我们必须要在答题中重点把握,这两点有具体操作了,那答题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应急应变的大问题是什么? 轻重缓急 这是最核心的思维,也是我们思考答题永远不会错的方向和框架,永远不会错! 那这个题的轻重缓急是什么? 实际工作中,又急又重的事就是记者拍下来的尴尬照片,一定不能上报否则得头条。 如果本着为人民服务等高大上的宗旨呢,那就是要解决群众问题,欢迎媒体朋友的监督。 可题目中专门说了有记者拍照,就是让我们去正面这个矛盾,去解决它,心态不能太阳光,心胸不能太宽广。 因此我认为急的事是不让这记者在不了解事情前拍完照就跑了 重的事是要解决好市民的不满以及科室工作的改进 又急又重的事是让记者了解实情不予报道或者客观报道,不造成不良曝光事件 这就是小哥认为的轻重缓急 所以中心工作就是不管是不是我们的工作存在问题,尽量不让记者报道 有同学说我们也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看待媒体曝光,即使真的是我们工作存在问题,也应该容许报道,只是在报道时偏重于我们的处理和后期整改决心。 对这一观点小哥也并不反对,这属于偏原则性的观点,有的考官也确实喜欢这样。当然也有的考官不喜欢觉得有些假有些缺乏工作大局观,因为实际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事件,没有一个单位不是在尽力阻止媒体报道的,这事传出去,一把手都难混。 所以具体如何选择,不是仅仅这一道题的事,而是所有题目中,你的价值观到底是两者结合还是偏原则偏实际? 我个人建议是,可以偏,但不能偏狠了。 回到题目中来,我们的轻重缓急这个指导思维已经理出来了,那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要在不跟记者说清楚之前不能让他跑 你要同市民搞清楚到底是我们懒政怠政还是市民由于不了解我们的办事流程而造成的误解 你要根据事实情况拿出内部的解决措施掌握主动,低姿态请求记者不予报道或者客观报道 你要事后反思向领导汇报,请求改进工作程序和提升服务意识,还要提醒下保安这个猪队友不要再带团灭了 所以,我们的流程应该是: 将俩人带到会议室避开公众视线 简单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向领导汇报,请求科室领导和经手市民办理事项的的同事出面,领导出面是为了显示对该事的重视以及方便协调一些工作,同事则是具体经手人能尽快澄清事实并作出解释,并请记者全程旁听监督(有些同学说要保护领导不能让他出面,因为我是要向记者表态度所以就让他出面) 分情况: 如果确实是我们的原因要诚恳道歉,并请领导严肃批评,做出保证,表示我们会内部批评通报,也会在官微通报,请记者朋友监督我们的工作,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希望能够内部解决不给整个单位抹黑,这次事件暂不做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