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70.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271.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272.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273.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274.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275.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276.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277.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278.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279.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280.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非常珍惜。 281.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言论或文章的精当,无懈可击。 282.不稂不莠:原意指禾苗中没有野草。现多用于来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283.差强人意: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多用来表示“还算比较能让人满意”。 284.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影响(熏陶)。 285.繁文缛节: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现也用来比喻繁琐多余的手续。 286.附庸风雅:依附于有才学的人。旧时指有些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社交活动。 287.高屋建瓴:从高屋上用瓶子向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不可阻挡之势。 288.功败垂成:指事业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289.含英咀华: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290.怀瑾握瑜:怀里揣着瑾,手里握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 291.失之交臂:指相距很近,擦肩而过。形容好机会离得很近,却又当面错过了。 292.苦心孤诣:指精心研究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也指辛苦经营,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煞费苦心。 293.人微言轻:指地位低微,言论主张不受重视,不起作用。 294.如椽之笔;像椽子一样的大笔。多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比力雄健。 295.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白吃饭不做事。 296.拾人牙慧:拾取别人说过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297.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蔽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使表现出来。 298.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在旁扰乱。 299.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形容彻底解决问题。 300.趋之如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争先恐后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多含贬义。 301.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302.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 30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304.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的名声极大。 305.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306.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307.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怕砸碎了老鼠附近的用具。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手。 308.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含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309.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1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 311.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312.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313.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314.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相互帮助。 315.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316.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317.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318.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319.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不能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320.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321.心慌意乱:心神惊慌,忙乱。 322.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32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324.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325.众口铄金: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326.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牌。比喻人人称赞。 327.无所不至:原指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地方,后指什么坏事都做。 328.无微不至:没有什么细微之处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 329.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330.五颜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331.蓬荜生辉:形容穷人的陋室,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称谢别人赠书画、陈设或客人来访。 332.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333.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334.门庭若市:门庭如同闹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335.望尘莫及:仰望后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336.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上。后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337.东山再起:比喻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比喻的对象是人。 338.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可见这是一个贬义词。 339.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适用范围比“应接不暇”小。对象是静止不动的物品。 340.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341.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342.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343.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344.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345.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346.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34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34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34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350.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351.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352.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353.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354.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355.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356.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357.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35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359.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360.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361.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362.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363.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364.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365.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36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367.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368.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pì(四声) 369.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370.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371.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372.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373.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374.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375.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376.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377.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378.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379.不孚众望:孚,信服。没有使群众(众望)信服。 380.不刊之论:刊,消除,删改。形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81.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